為倡導誠信嚴謹、開拓創新的學風,營造追求真理、風清氣正的學術氛圍,培養研究生求真務實、開放包容的學術品格,結合學校2016年“研究生學風建設活動月”安排,5月30日晚,旅游與環境學院2014級研究生一支部開展了以“學風建設”為主題的辯論會?;顒佑芍Р繒浉邨钪鞒?,組織委員張思豆擔任辯論會主席。
首先,書記高楊講述此次活動意義在于加深支部同學對“學風建設”的認知,樹立正確的學術信仰。她強調,作為一名研究生,我們必須在守學問之道的基礎上興創新之風,成為學術自覺者,建立學術道德標準并嚴格要求自己。接著,辯論會主席張思豆同學介紹了辯論會賽制,支部同學分為四組,抽簽決定正反方及辯題,在討論準備后,每組推選四名同學上場擔任主辯手。隨后,辯論會開始,第一個辯題是“學風建設應以人格提升為主要目標VS學風建設應以成績提高為主要目標”,以張文桐為首的正方同學立足學風建設目標的長遠性和主要性,闡述人格提升才是學生追求之本,成績提高僅為途徑之一,通過愛迪生、相對論等多個事實論據。對此,反方同學予以辯駁,石彬楠認為,作為學生,本職就是學習,成績提高顯然是學風建設的主要目標,若基本目標達不到,何談人格提升這類長遠目標。在第二環節的質詢及第三環節的自由辯論中,正反方辯手唇槍舌戰,你來我往,將場上氣氛推向高潮。最后,正反雙方的四辯選手進行了總結發言,闡明我方觀點,質疑對方說法。第一個辯題在大家的掌聲中圓滿結束。緊接著,支部同學就“知難行易VS知易行難”展開辯論。以葛孟堯為首的正方選手慷慨激昂,以桌子的制作與使用為切入點,闡述了認知先于行動,相比而言獲取知識更加困難。反方馮四朵同學予以反對,從馬克思主義哲學入手,強調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行動才是落實知識的歸宿,難點在做。接下來的三個環節里,正反雙方辯手節奏緊湊,直擊對方失誤,從細枝末節中找出邏輯漏洞、偷換概念等問題并予以辯駁。最后,辯論會主席張思豆給予最終總結發言。她肯定了兩個辯題中正反雙方的表現,最終以平局作為裁定結果,鼓勵支部同學養成良好的思辨思維,深入理解“學風建設”的意義所在。
此次“學風建設之唇舌烽火”辯論會圓滿結束,支部運用生動的辯論形式,促使同學們加深對學風建設的思考,逐步培養起學術自覺性,成為一名懂思辨、會思考的合格科研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