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社會實踐是培養青年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水平,踐行實踐育人的重要途徑。今年受疫情影響,貝博app體育官方下載安裝團委堅持安全性、有效性雙重標準,創新實踐形式和組隊方式,采取“線上+線下”雙線聯動的形式積極開展暑期社會實踐活動。
學院以學生自組團隊為主,經過自主申報和評審,共立項11支團隊,圍繞“綻放戰疫青春·堅定制度自信”疫情防控、“萬名學子扶千村”助力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凝聚時代青春力量·當好秦嶺生態衛士”秦嶺生態環保等專項活動,立足專業,結合項目,在確保安全的情況下就近就便開展實踐。
結合“雙創”項目,持續深入調研。秦嶺,作為我國南北方氣候分界線和重要的生態安全屏障,具有調節氣候、保持水土、維護生物多樣性等諸多功能,由于山地地區生態系統較為脆弱,過高的游客承載量和過度的開發都會破壞當地生態系統,貝博app體育官方下載安裝“城市文旅協同發展實踐團隊”在馮慶老師的帶領下,赴秦嶺北麓地區開展社會實踐。實踐團隊梳理秦嶺國家森林公園、國家地質公園、國家風景名勝區、古村落數量等旅游資源,選擇合理的指標和問題,對秦嶺北麓地區進行調查訪談,并利用 ArcGIS 分層儲存功能繪制秦嶺北麓景區旅游流的空間分布圖,從而將秦嶺作為生態文明典范,強化突出品牌個性,提升旅游形象以及目的地營銷提供決策支持,進而為中國生態文明與目的地可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農民工歸巢計劃”在今年“互聯網+”校賽上取得了不錯的成績,目前正在備戰省賽。指導老師殷江濱、王蓓蓓、黃曉燕與團隊成員們已經完成三次線上研討,根據項目進展,殷江濱老師帶領同學們抓緊時間利用社會實踐的機會赴漢陰進行入戶調研,并與政府相關部門進行座談。這個項目是在認識到貧困山區外出農民工返鄉現象日趨明顯,已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力量的基礎上,搭建多維地理數據就業服務平臺,促進貧困山區返鄉農民工就業創業,解決就業難、就業不充分問題。在政府、企業和農民工之間搭建橋梁,實現三方信息融合與精準匹配,助力鄉村振興與精準扶貧。

立足專業,持續深化認知。
為深入了解定邊花馬池鹽湖資源狀況,思考旅游活動和社區參與之間的關系,更好地助力當地脫貧攻堅,實現鄉村振興,“致遠·社會實踐團隊”對花馬池鹽湖、三五九旅窯洞遺址、明長城、沙灘草灘等進行了實地考察調研。團隊成員采取體驗式調研,對鹽湖及周圍的優質資源進行觀察和分析,討論交流資源的有效利用。結合對游客、釣魚的休閑散客、商家、景區管理員以及周圍村落居民訪談,了解到不同群體對景區的看法和意見,思考開發思路和保護措施。
貝博app體育官方下載安裝“野生游學菌實踐團隊”的同學們,從新冠疫情對云南旅游業產生的影響以及后疫情時期旅游業的復工情況出發,探討疫情對旅游業產生的主要影響及其原因。在線上,團隊成員充分溝通調研思路和想法,同時通過云南省假日旅游信息統計中心搜集數據資料,定點發放電子問卷并進行數據分析。在線下,團隊成員利用周邊旅游城市的優勢,實地走訪從事旅游行業的企業和工作人員,了解旅游景區和特色商業街等在疫情期間所受到的影響,真實準確地獲取第一資料,為此次社會實踐的調查結果提供切實可靠的依據,為提出可持續發展性建議提供現實保障。


“長安一隅”一體式傳統文化體驗實踐團隊圍繞“傳承與發揚中國傳統文化”主題前往西安陳升號茶館開始實踐調研。團隊成員楊霞、石煜耀、王坤從地理位置、客流量、內部建設、銷售類型等方面進行了全面系統的調查與研究,并進行的數據分析,為下一步做好創新創業項目與地區實際需求的對接獲取一手數據,打下堅實的基礎。
與該團隊一樣,畫“說”農耕團隊對傳統文化也情有獨鐘,團隊成員以關中地區農耕文化的傳承與發展為核心,以戶縣農民畫為載體,采取參觀、采訪、體驗學習等活動形式,探討農耕文化的內涵、特點與新發展。
隨著開學臨近,學院學生自主團隊已全部完成暑期實踐并安全返回,接下來,學院團委將繼續依托專業,發揮實踐育人優勢,激勵更多的專業教師和學生參與社會實踐項目,從實踐中成長,在實踐中收獲。